崇法、尚信、守正、求真

浅论成都公证处“二次创业”

发布日期:2017-10-16

    理论学家普遍认为,人类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业的过程,人类创业过程可分为两大阶段:生存创业与生态创业。人类第一次创业是生存创业,第二次创业是生态创业。当经过一次创业完成了原始积累,谋求进一步发展时就需要进行内部变革,它是企事业单位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面临的问题,是企事业单位发展史上的一个新阶段,是一次创业的延续。

二次创业的本质是一种革命,无论是对生产力发展、观念更替还是机制体制的完善来说都将有一个推陈出新、解构重组的过程。它是通过一个战略性措施,即飞跃、创新、调整,解决关系我们发展的三个层次的根本问题,即实力、动力和活力问题,最终达到提高企事业单位适应市场的能力,提高我们遇到危机时的再生能力的目的。它是对现有的机制和体制,包括我们的所有制形式、运作机制、管理模式、经营机制、分配机制和用人机制等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,而不是修修补补,不是改良,所以说它是一次革命。

一、成都公证处“二次创业”的背景和时机。

为什么在事业体制下的成都公证处需要“二次创业”呢?笔者认为,成都公证处从成立至今已有六十一载,正所谓“六十一甲子”,在60多年的漫长发展,成都公证处载誉满途,也确实积淀了灿烂的历史文化。然而,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、进步,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,已经固定化的思想观念、管理方式、分配体制等显然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潮流。曾经的辉煌和荣耀背后,影响长远发展的方方面面正在逐渐凸显。

一是体制改革的积弊影响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,成都公证处走在公证工作改革浪潮的前列,单位性质由原本的行政体制变成了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体制。随着体制的改变,公证员的身份也从行政编制变成了事业编制,但一部分人保留着“官气”,脸难看、事难办,仍然还有官僚主义的思想作风。有的公证员认为自己的职责是盖章发证,对公证工作的理解就是“盖章事了”。早在1993年,《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》就将公证机构明确界定为了市场中介组织。那么作为中介机构,公证行为就不再属于行政行为,中介机构的核心在于服务,没有好的服务,发展的道路必然不会走远。

二是小富即安的思想桎梏。历经几十年的发展,很多公证人员已经习惯于传统“坐堂”的办证模式,开拓意识不强,小富即安思想严重,业务拓展“走不出、打不开”,总是觉得没办法、没路子;还有个别人对工作不上心,不思上进,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。这样的结果就是几十年如一日地重复工作,办证量停滞不前,即便是市场缺口已经很大也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应接,逐渐与时代的发展脱轨。

三是服务能力的相对滞后。秉承“老知识够用,老经验管用”的想法,钻研业务和撰写理论调研文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高。伴随思想上的懈怠,公证工作中很多老办法、老经验都不再适应新形势所需,面对一些新型、复杂、疑难的公证案件拿不下、办不好。更有些人员服务意识不强,服务态度不佳,让当事人反复“跑趟子”、办“糊涂证”,抱怨、投诉时有发生。

四是行业突破的急切要求。说起公证行业,普通市民们可能知道更多的是近年来被媒体报道的“西安宝马案”、“活人公证成死人”以及“公证费比遗产多”等新闻事例。好事不出门,坏事传千里,且不论这些案件里的是非对错,仅仅是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来说就是极其负面的,公证的公信力可谓大打折扣。整个公证行业共同面对着信任危机,要向前发展必须有转变、有突破。

现在,很多同行都意识到了自己与行业遇到的问题,一些机构也已经开始大胆尝试并且获得了积极的效果。想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公证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,成都公证处可以做的只有变“守业”为“创业”,用新的精神来引领队伍,以革命和创新来提升活力,进而增强自身实力和综合竞争力,实现战略转型。目前,成都公证处已经具备进行“二次创业”的主观条件。除了拥有稳定的市场资源、丰富的专业经验以及系统的单位文化这样的原始“资本”外,现在的成都公证处队伍齐整、人心凝聚,人人都有干事创业的激情,老中青年龄分布合理的队伍无论在经验、资历、冲劲方面,还是团队配合方面都能激发出无限的合力。成都公证处“二次创业”已蓄势待发,且时不我待!

二、成都公证处进行“二次创业”的突破口。

成都公证处的“二次创业”不仅需要公证人员以创业的激情和状态做好公证业务,更需要制度保障、思想观念和工作措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,才能够实现发展再上新台阶。

(一)     更新制度,顺应发展趋势。

“二次创业”是对已经陈旧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的一次否定。实施“二次创业”的难点在于怎样根据发展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管理秩序,以短暂的阵痛为代价重新贯通整个机构运作的经脉,让整个内部的运作流程都脱胎换骨。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探寻科学管理和规范发展,就是以科学的、切合实际的、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为行为准则和规范,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,进而更新管理机制打好“创业基础”。这是“二次创业”的必经之路。

鉴于此,成都公证处将规范化建设作为近两年来的工作重点,更新制度、理顺流程,充分将以“变”促“通”的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。全处先后从业务管理、质量管理、财务管理、档案管理、安全管理、员工纪律、服务规范和作风建设等八个方面着手,相继制定和完善了《业务指导委员会制度》、《档案管理实施细则》、《公证复查案件处理的程序规定》、《收费、退费及票据管理办法》、《员工工作纪律》、《文明服务规范》、《党风廉政建设管理规定》等30多项规章制度,并形成了规范简洁的研究、拓展、办证、档案制作与管理、延伸服务、质量管理、后勤保障等工作流程,以制度保障规范,以规范约束行为,夯实了内部管理的基础,为“二次创业”的起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。

(二)     解放思想,转变思维方式。

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曾经说过:“今天很残酷,明天更残酷,后天很美好,但大多数人会死于明天晚上,见不到后天美好的太阳,因此好多人在创业路上都会遭遇失败。”作为历史积淀深厚的老牌公证机构,成都公证处自然有安于现状、乐于守业的资本,加之成都公证市场大环境的影响,再次直面创业路上不可预见的困难和挫折需要巨大的决心和勇气。《左传》中曰:“居安思危,思则有备,有备无患。”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,延续良好的发展趋势,就需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,正视可能出现的挫折,不断适应形势的变化,解放思想,自我革新,以超前性的思维方式引领发展步伐。

一方面,管理者敢想敢干,当好标杆。“二次创业”的理念在企业中提倡的较多,而今事业体制的成都公证处提出这个发展思路本身就是一种创新。从“想”的角度而言,只有作为“领头羊”的管理者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方式,具备这种创新理念,才能为员工队伍带好头,进而激发全体员工的“创业”激情;从“干”的角度而言,只有管理者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管理工作,将新理念和新思路应用到每一次的决策当中,真正用科学的方法做好管理工作,当好“创业”的标杆。近两年,成都公证处制定了自己的中长期发展规划,明确了一系列的战略目标。同时,领导班子、中层干部根据长期规划目标联合制定阶段工作计划,并签订目标责任书,带领团队分解目标任务,通过上下联动齐心迈进创业步伐。

另一方面,员工与时俱进,勇于创新。“二次创业”的理念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与时俱进的思想产物,是顺应时代潮流,在竞争日渐激烈的社会经济中谋求发展的必然选择。作为推动单位发展的主力军,广大员工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“二次创业”的必要性与重要性,无惧艰难,增强创新发展的责任感、紧迫感和使命感,才能倾情、全力付诸实践。这不仅是谋求自我发展的必然选择,更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机遇。今年年初,成都公证处在发展史上首次打破身份限制公开选任管理干部,民主推选一名非事业编制身份的副主任,在公证员、助理人员和普通行政人员中选拔了17名中层干部,建立了一支团结齐心、敢想敢干、敢拼敢闯的干部队伍。同时,对内部机构设置进行了调整,根据发展要求和市场需要建立了“八部一中心”,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重新调配人力资源,让员工去想去的岗位、让部门选想选的人才。通过调整激发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,从领导班子到普通员工都焕发出想发展、谋发展的全新风貌。

(三)     开拓创新,全面打开市场。

只有与时俱进,才能推动公证行业新一轮成长,只有改革创新,才能迎来公证工作更大的发展。市场是决定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,市场的需求就是公证机构与时俱进、改革创新的风向标。在“二次创业”的初期,成都公证处在守住法律底线、坚持服务于民的原则下,通过多项措施打开市场,深入拓展公证业务领域。

1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。

首先,变坐堂办证为出门办证。坐堂办证是公证机构自体制改革以来保留的最赋行政色彩的习惯,因为这个习惯,公证机构也被定位为“窗口单位”。虽然大多数服务对象已经适应了这种办证模式,但坐堂对于公证工作的发展来说却弊大于利。为了解放劳动力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,成都公证处重新梳理内部办证流程,将制证、归档和档案管理等工作划归独立的机构负责,让公证人员从繁琐的后台劳动中解脱出来。同时,以目标责任鼓励公证团队,凝结团队的智慧和力量向外开拓业务市场,达到走出窗口、共勉共赢的效果。

其次,合理运用网络等信息化手段。在内部机构调整中,成都公证处专门在行政部下设置信息中心,专人专职负责信息化建设工作,并集中管理单位网站、微博、微信等网络平台。3月,成都公证处网络预约绿色通道正式开通。通过精心策划准备,服务渠道再次升级,当事人可通过电话、网络自助完成咨询、预约、排号等证前步骤,有效缩短了办证时间,提高了办证效率。

三是化繁为简,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服务。对于当事人来说,公证服务要质量也要效率。成都公证处推行延时服务、上门服务和全年无休服务,为当事人节约时间;开设老弱病残绿色服务通道、公证法律援助绿色通道、网络预约绿色通道,为特殊人群提供特别服务;明确民间借贷、小额贷款等公证审查核实条件,首创小额遗产继承公证简易程序,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便捷的公证法律服务。同时,倡导“保姆式”服务理念,为企事业单位和市民提供证前、证后的双向延伸服务。目前已开通“一站式”代办领事认证、代办房产过户服务,为银行等机构提供文书制作、基础调查等辅助性工作,为服务对象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。

2、开发拳头公证产品。

从今年起,成都公证处根据市场需求力推涉外公证、民间借贷、小额贷款、证据保全等拳头公证项目。积极进言上级管理部门,协调四川省外办、法院、检察院、海关和出入境管理局等职能部门,推动我市涉外公证工作的改进和完善。积极协调房管部门、银监会、银行以及中介担保公司,促进民间借贷、小额贷款等逐步规范化。年初,在业内突破性成立证据保全部,调配人力物力重点打造证据保全公证项目。该部门以拓展业务市场为工作重点,以打造证据保全公证品牌为中心,以锻炼队伍、提高技能为宗旨,借力国内领先的技术、设备,与阿里巴巴、网易及安存软件等公司合作,通过先进的公证理念和权威的技术手段为当事人提供公证法律服务。目前,这几类公证产品的市场反应良好,已成为全处公证业务新的增长亮点。

3、加大业务研发力度。

“二次创业”需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分析新问题,以更加开放的思路谋划新举措,时刻觉察时代和市场的需要。研发拓展则是机构长远发展的必备能力,它能将机构自身的优势与市场进行紧密联系,进而开发受市场欢迎的新产品,对机构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不断更新。为提升研发能力,成都公证处组建事业发展部,部门职能融合了研发、拓展和办证三大内容。相对独立的运作环境使该部门成为了公证业务的试验田,新措施、新模式在经研究阶段提出后于小范围内尝试,成熟后再进行推广应用,以深入理论研究带动公证业务拓展,为“创业”的创新突破奠定了稳定基础。

4、积极培育公证市场。

作为一项准司法行为,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,公证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固有的职能作用,同时又能在法治社会建设的浪潮中走得更好、更远?这是公证机构应该思考也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。作为“二次创业”的主角,我们既要埋头苦干,也要抬头开路。抓住“依法治国”的契机,深入开展“法律七进”活动,主动普及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,让更多人认识公证、了解公证,也就能让人们对公证的概念从要求办、必须办转变为需要办、想要办,更能够让公证法律服务充分发挥预防纠纷、减少诉讼、创设和谐的积极作用。

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。如今,成都公证处的“创业”之路再次起航,我们将勇于尝试、乐于创新,带着全处员工的雄心壮志和对公证事业的坚定信仰,积极探索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。